迎領,而非只是迎合
- Akyo Yo
- Nov 9, 2021
- 1 min read

在現今的讀圖時代,很多人拍攝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只是爲了樂趣,很多時候都是爲了點擊率。尤其網紅的出現,攝影更是成了點擊率的一種手段。爲了讓照片更能突出,所以美化照片,尤其美顔的軟件一一出現,所以照片已經不再是爲了陳述事實的存在。
爲何照片會出現?相信學攝影的人都會說留住那一刻,所以把當時的狀態或者狀況拍攝下來。只是有時候我在想,如果當時的狀況都是經過一定的修改或者美化,那麽“那一刻”是否還有留下來的意義?
當然當今社會的想法,已經不會再去考慮這層面上的意義,而只爲了更表面的美選擇拍攝照片。
圖片的汎濫,人手一機的情況,攝影有時候真的模糊了原有的意義。
再説,全職攝影師爲了生活,有時候爲了多做一單,多賺一分。很多時候還是必須迎合時代的眼光,去拍攝自己不擅長或不喜歡,但是爲了那一口飯的作品。久而久之,也會忘卻了自己當初接觸攝影的原意,攝影的本質。

拍攝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,去拍攝自己想拍,自己喜歡的,自己有感的。而非大家喜歡看的,大家要的,或是吸引群衆會去按贊的照片。
“藝術本身應該是小衆引領大衆,而非迎合大衆”
歸入藝術的攝影,如果無法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,那就已經不算是藝術了。
Comments